‘kaiyun’我国“海洋六号”赴太平洋勘查海底矿产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5-22
本文摘要:6月2日上午11时,装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托付,我国海洋六号船从海洋地质专用码头启航,回国太平洋继续执行中国大洋第27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6月2日上午11时,装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托付,我国海洋六号船从海洋地质专用码头启航,回国太平洋继续执行中国大洋第27航次科学考察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州举办庆典的送别仪式。  海洋六号主要分担三项任务:一是积极开展海山区丰钴结壳资源调查,累积基础资料;二是开展调查区环境调查与评价以及涉及科学研究,更进一步理解环境基线大自然变化范围和生物多样性空间产于特征;三是在特定海域分担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中举确保任务。

‘kaiyun’我国“海洋六号”赴太平洋勘查海底矿产(图1)

预计整个航次科考时间大约120天。中国大洋第27航次是海洋六号第二次继续执行远洋科考任务。  海洋六号船实施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航次分成三个航段,将分别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副总工程师何高文以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方兰兼任各航段首席科学家。航次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组织实行,此外,还有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厦门大学等9家单位共73人参与。  在送别仪式上,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将 中国大洋第27航次科考队队旗颁发航次首席科学家杨胜雄。据金建才讲解,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海底区域勘查活动,月底1999年在国际海底区域取得7.5万平方千米多金属结核资源合约区,2011年,在印度洋取得1万平方千米的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合约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马申达讲解,自1986年以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中分担了最重要的任务,先后派遣海洋四号、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了12个航次的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任务。2011年6~10月,海洋六号船首航太平洋,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可行性构成了一套具备海洋六号船特色的大洋调查模式,培育和切削了一支中国大洋科学考察杰出团队。  本航次,新华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派遣记者分航段参与远洋科考。

‘kaiyun’我国“海洋六号”赴太平洋勘查海底矿产(图2)

启航仪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专门向参与航次科考的新闻团队颁发南北深海大洋海洋六号大洋27航次科考新闻宣传活动旗帜。


本文关键词:kaiyun

本文来源:kaiyun-www.ibengfa.cn